應好朋友黎志勇先生的邀請,為其舉辦的總裁面對面路演沙龍做了《借自媒體,不花一分錢讓平庸產品銷量暴漲十倍》專題講座,考慮到此前剛剛在五福匯做了“尖銳化營銷”的講座,因此臨時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調整——
企業平淡、產品不出彩,幾乎是所有企業遇到的問題和通病,大多表現為“平平淡淡才是真”,但真正的原因并非自產品平淡了,而是缺乏了一雙擅長發現的“慧眼”而已,當然這雙“慧眼”往往也是企業終其一生難以突破的“瓶頸”,此時就需借外腦了。
2013年我去鄭州輔導一家企業,總經理把一個方案拿給我“挑毛病”,我大體看了一遍就說“此方案我挑不出毛病”,總經理面露不悅,或許心想花大錢把你請來,就這水平?而一旁的策劃總監則稍顯得意,暗忖“連大名鼎鼎的邵珠富都挑不出毛病,這方案.....”
但第二句卻讓總經理和策劃總監表情包換了個個,策劃總監開始緊張起來,我的第二句話是“但也找不到亮點”?!疤舨怀雒≌也坏搅咙c”正是眼下大多數企業的通病,而我說的是: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有點“毛病”倒未必有多可怕,但沒“亮點”就幾乎玩完了。
我是中國尖銳化營銷理論的創始人,上周五福匯企業家講課中講過,尖銳化營銷的理論是解決所有中小企業www.digitalgossips.com產品營銷問題的利器——好多企業家反饋受益匪淺,而且還要邀約我去指導企業,因為它能解決中小企業最實際的問題。今天這里就不再贅述。
今天教大家一個最笨的辦法,只要會巧貼“標簽”最普通產品你也能賣瘋,比方說這個幫濟南畫家賣畫的故事——就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營銷!
今天的講課,我不再講什么ABC的理論,主要結合本人個人策劃過的19個案例,告訴大家如何巧用自媒體,讓產品銷量暴漲十倍的真實故事
1、為濟南波羅峪景區策劃的“小蝌蚪找媽媽”的事件營銷,半年賣出上一年全年2.5倍門票,并成一個經典的旅游營銷案例!
2、為緯十二路附近一家剛開業的火鍋店打造的“革天下火鍋的命”的“革命火鍋”,提出三大革命性主張,對店內布局進行了巧妙的“革命”,服務員穿著“很革命”的服裝上街上發“革命化”的傳單,下班的時候大喇叭里還播放著“革命的歌曲”,結果呢?僅十天顧客暴漲十幾倍;
3、在邵珠富的策劃字典中,“吃了白吃”是營銷,“吃了不白吃”也是營銷,如何打造一個良好的體系達到讓顧客不僅非常愿意消費我們的產品,還非常愿意主動幫我們介紹顧客呢?這是我這幾年在私下域流量方面的一個探索和研究,實戰效果極佳!比方說我當年眾籌的這家酒店就利用了這個技巧:顧客不僅吃的時候滿意,而且幾乎所有的顧客都是帶流量高手,替酒店省大了——
4、還有這三個話題救活一家酒店的故事,分別借了董建華、小吃城和大師水餃的勢,把連續四天沒來一桌人的酒店一下子救活了——
5、當年給舜和國際酒店打造的“吃帶魚翅的自助餐”,五天來了三千三(顧客);
6、邵珠富打造的一挺“機關槍”,40天招來1000多加盟商
策劃的“美女老總喝洗澡水”的事件營銷,十天救活七家寶寶游泳館,而且家家賺得盆滿缽滿,連我好朋友張總的孫子從美國回來,都辦了她們的卡,這影響力都到美國了——
給徐媽媽鍋臺院打造的“不需要廚師、不需要服務員、不需要采購員,有地方就能開店”的話題性軟文,無意中竟然給帶來“70多個加盟商”!
一個話題“在濟南身體痛就去找老宋”和“奧運會后,濟南老宋要給菲爾普斯拔拔罐”,火爆濟南近十年,至今還在江湖流傳,好多好朋友都去體驗過,更有好多好朋友帶好朋友體驗過!
一個“知名企業家特殊拉力賽”,賣了兩萬多條腰帶,濟南好多企業家都參加過,在座的也有參加此活動的——
春節到了,這個老板家的蜂蜜還剩大半,找到邵珠富,怎么辦?通過一個體驗式營銷的活動,結合一篇動情的互聯網軟文,幫其一周賣完了,一周時間竟然賣出了半年的蜂蜜——
幫失火老板打造的“大火無情,人間有愛”活動,一周賣出4000多箱AK47飲料,始料不及的是還成功地幫其“去庫存”了(當然,這并非我初衷)——
僅僅用27個字就炒活一家酒店的酒店營銷故事,和幫一位醫生過生日狂賺258萬的故事,這兩個邵珠富親手操盤的事件營銷,其實用的是本人的同心圓營銷理念,用“打造硬核”“建立顧客告訴顧客的傳播體系”“為方便傳播打造稱手的傳播利器”等營銷手段,最終實現快速裂變——
還有這個利用六個骨科專家打造的“硬骨頭六連”的營銷,半年門診量翻三番,當然,客觀地講,這里的確有個前提,初始門診的基數有點低——
我打造的一款“報仇啤酒”的故事,利用詼諧的手法講述了濟南人自己造啤酒的故事,當年在江湖上很是流傳,進而帶動更多人喝“濟南人自己的啤酒”的行動,且不花一分錢巧妙地利用孟非來“代言”,一下子把啤酒賣瘋了——
在我之前,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沒有“阿膠大師”的,因為這個概念就是邵珠富創造的,而有了這個概念并講了一個90多歲老人創業的故事后呢?一下子把一款阿膠糕炒火了。而同樣,在邵珠富看來,一流的策劃人要擅長為行業立規矩,我打造的《周末聚餐在濟南,要么普通餐廳要么洞穴餐廳》就成功地把濟南的酒店“一分為二”了,當然站在所有酒店對立面的酒店能獲得“50%的吸睛率”,怎么會不成功呢?——
同樣,濟南的飯店比比皆是,但“打鬼子的水餃”獨此一家,這是邵珠富新策劃的,為了偷懶,我還把顧客在大眾點評和美團上的留言截圖張貼到墻上,結果竟然又成了一景——
甚至我還標新立異,給酒店房間起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在顧客中很是流行并得到朋友圈的廣泛傳播如——
結論:營銷,要學會掌握離卦時代的“務虛”技巧,在這個時代,好玩是最重要的!而在邵珠富看來,一本正經地做營銷,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其實,從“玩”這個字也可看出:玩=王+元,即只有會玩才有能成為“王”者,玩出人民幣(“元”),而悶頭苦“干”呢?即便“干”得天翻地覆、折騰翻個了,也不過是個“士”,不是王者,保鏢而已!
所以邵珠富說產品是“干”出來的,營銷是“玩”出來的,如果不會“玩”你就千萬別去“干”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