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定義流程管理,首先要定義流程,清楚什么是流程,才能對流程進行管理。
受“拿來主義”影響,很多“流程定義”定義的是業務流程或管理流程,或者定義的是“好的流程”,像企業普遍存在的低效流程甚至無效流程,是排除在外的。
國內很多企業沒有對流程進行管理,多數都是低效流程,還有部分無效流程??吹降亩际堑托踔翢o效流程,以至于企業的老板和員工對照“錯誤的定義”生搬硬套、得出一個可笑的結論:“我們的企業沒有流程!”其實,是混淆了“流程”與“流程管理”兩個概念。這樣的企業只是沒有對“流程”進行管理,而不是沒有流程。
企業運行就是流程,員工做事就是流程,只是效率高低不同、簡潔煩瑣不同。沒有流程的企業是不存在的,沒有流程的企業就是死掉的企業。
流程之于企業就是生命和空氣,“流程”管理得好不好,與有沒有流程是兩碼事。
流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聽話的孩子是孩子,不能說不聽話的孩子就不是孩子。比如小孩隨母親到超市,看到垃www.digitalgossips.com圾食品就要買,母親不答應,小孩的表現是:一要,二鬧,三哭,四躺倒,五打滾,六認輸,七抱起,八買單,哭鬧結束。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分水果,有首歌是這樣唱的:小朋友,排排坐,阿姨來,分水果,你一個,我一個……
前一個小孩通過哭鬧得到想要的食物,這也是流程,不過不是正常流程,是小孩的習慣做法,也是慣用手法。后一班小朋友吃水果,秩序井然,這是好流程,是管理的結果。
我們對流程的定義很簡潔:流程是做事的先后順序。同樣,對流程管理的定義也很簡潔:流程管理是優化規范組織運行工作先后和責任崗位的組織管理行為。
有人說,既然“流程是做事的先后順序”,流程管理不就是“優化工作先后”?
“優化工作先后”不錯,也能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如果沒有責任崗位優化,其提升效率會大打折扣。試問一項工作是職務高的員工做成本高,還是職務低的員工做成本高?是兩個員工做成本高,還是一個員工做成本高?答案顯而易見,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前者比后者高。把總經理做的事交給經理做,把經理做的事交給職員做,把兩個人甚至多人做的事交給一個人做,節省成本、提升效率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把報銷流程中的多人簽字,優化為只保留“成本會計一個人簽字把關”,能節省報銷人多少跑腿時間和等待時間?把重復簽字的人解放出來,也是節省管理成本。
因此,流程管理絕不能僅僅“優化工作先后”,還要優化責任崗位。增加“優化責任崗位”是流程管理革命性的定義。所有流程責任到崗,讓工作中扯皮推諉、敷衍塞責無處遁形,讓“打破部門墻”有了實實在在的理論依據。把責任劃到崗位,也讓流程圖在實際操作或執行中簡單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