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上半場,賺錢靠“外求”,具體來說靠的是這三點:機遇,膽識,資源。
這三方面都是需要我們往外求才能求到。
而從2022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下半場,賺錢開始靠“內求”,具體來說靠的是這三點:認知,理想,天賦。
這三點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內觀”自己才能看清……
市場淡季,企業如何找到破局方法呢?
現實中,有不少企業總是喜歡相互仿效,相互“學習”,都希望把別人成功的模式拿來照搬照抄,變為自己的東西,希望于通過流行的拿來主義使自己發展壯大。
一年里,商品市場總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產品也不例外。
就拿保健品來說,旺季固然是商品銷售的“黃金期”,然而淡季同樣忽視不得,它是保健品市場厲兵www.digitalgossips.com秣馬,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調整的最終狀態決定了保健品銷售能否在下個旺季戰役中大獲全勝。
因此,誰能在市場淡季積蓄力量,抓住機遇,誰就能在即將來臨的市場旺季競爭中游刃有余,搶得先機;反之,商家或企業淡季中被動等待,勢必落得個坐以待斃、兔死狗烹的下場。足以見得,保健品市場要想決勝千里之外,就得在淡季中厲兵秣馬,蓄時以待。
這也是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無形杠桿”調節的結果。
市場淡季,企業要做什么,還能做些什么呢?
加強整合力度,努力完善營銷網絡
德魯克《管理的實踐》中有個經典三問: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
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
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么?
中小企業在自身的經營管理中,也應該多問問:
我們的業務是什么?
我們的業務將是什么?
我們的業務應該是什么?等問題,
它能讓我們在進行業務發展和學科建設時目標更明確,
少走彎路和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當前,一個企業如果僅僅靠“賣東西”來實現發展已不行了。
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從模仿型排浪式向多檔次、個性化、多樣化發展。
這反映了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之后消費的次第升級,也預示著社會階層分化已導致消費市場細化,使其對供給結構形成了多元訴求。
據國際信用卡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高端服務業的增長是未來的趨勢。這說明,隨著消費的轉型升級,消費市場已從生存性消費進入到發展性消費。事實上,從生存性消費向發展性消費轉型,在發展型消費中從耐用消費品向服務類消費品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我們可以把這波消費歸納為四個方面:全、便、特、新,即全方位的需求、省時省力的快捷服務需要、與眾不同甚至獨一無二的個性化滿足以及追求變化、追求時尚、能獲得獵奇獵新的興奮感。
在市場旺季的時候,各商家紛紛使出十八般利器,攻城略地,運用各種策略吸引消費者,提高銷售量。
到了淡季,多數企業都悄無聲息了。
很多大企業,為了吸引新用戶、提高老用戶留存率,往往不能停留在舒適區里。
而是要不斷順應潮流,推陳出新,勇敢嘗試一切新的可能。
就像麥當勞為了迎合國人愛吃酸辣的口味,推出了桂林酸筍風味的漢堡;
為了瞄準鏟屎官群體,推出了“貓窩漢堡”,買漢堡就送貓窩;
為了戳中年輕人喜歡抽簽、驚喜的特點,推出了咖啡盲盒......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真正的高手,往往會選擇主動擁抱不確定性。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如果你選擇了一動不動,放棄了接觸新事物的機會,總有一天會被淘汰。
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創始人于斐老師認為,現在的消費者購買商品基本上是從原來的功能性消費--品牌消費--體驗式消費--參與式消費這樣一條價值鏈展開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注重感官體驗、交互體驗、瀏覽體驗、情感體驗、信任體驗。
過去,我們的企業把用戶抽象化,每個用戶都是數字;
未來,我們的企業必須把用戶具象化,每個用戶都是故事。
而淡季正是企業開拓市場好時機,要加強整合營銷力度,努力完善營銷網絡系統,以此積蓄力量,才能領先競爭對手。
銷售旺季,銷量擺在第一位,廠家、商家往往會忽視對營銷網絡的建設與管理,對代理市場選擇與操作是否合理,媒體投放是否與傳統節日、當地風俗完美結合等整合營銷、網絡系統安排井井有條。比如,五一、中秋、國慶來臨之前,一些保健品商家是否考慮到將產品靈活的融入節日中去。當然,有些商家動作快、狠、準,在淡季時節早已適時的完善好傳播和銷售系統。
營銷大師科特勒在談到整合營銷時說,從事整合營銷傳播,必須認清每一次顧客與公司、產品、品牌接觸的機會。不僅促銷工具需要整合,4P(即,產品、價格、通路、推廣)也同樣需要整合。
稻盛和夫就指出過:蕭條期到來之時,有5項對策:
一、全員營銷;
二、全力開發新產品;
三、徹底削減成本;
四、保持高生產率;
五、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對待淡季,正是加強整合力度的好時機。精明的商家十分注重利用保健品淡季做好這方面工作。
進入保健品淡季時,廠家、商家要努力檢查和完善營銷網絡系統。
對營銷網絡進行完善,要跟著樣板市場走,把握省級代理商,指導和培訓一級代理商及各級營銷人員,對一級代理商的二級經銷商予以監管、控制和指導。同時,在原有網絡結構基礎上優化整合部分代理市場。代理商是企業產品的第一消費者,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滿意度是維持產品營銷通路流暢的關鍵,而維持廠商的關系,除了利益分配,還要注重感情培養。
在銷售的淡季中,廠家和商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市場建設方面,因為在銷售旺季中企業忙于生產,無力于搞渠道建設。另外,也害怕由于渠道一變動,引發銷量上出現問題,產生大幅波動。但是,淡季則正好有時間、有精力去搞市場建設,實施流程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