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環境發生急劇的變化時,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為今日的障礙。
當前,消費升級已不再是產品功能和服務水平升級,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升級,人們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圈層。
為此,企業要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洞悉他們的欲望、情緒和行為軌跡。
同時要明白一個道理,消費者不喜歡獨樂樂以企業為中心的硬性話題,他們需要眾樂樂高度參與自由交互的平等溝通。
由此,光有產品和項目已難以獲得市場紅利,救不了正在飽受煎熬的企業,只有洞察和認知才是生產力!
許多領導人對今后茫然,沒有正確思路、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到位營銷策略,對產品定位、概念訴求、到位執行等也很迷惘;他們在項目選擇、資金投入、經營方式、管理制度、人員儲備、服務手段等缺乏自身特色,人云亦云、亦步亦趨,缺乏差異化和人性化價值取向。要知道,好產品要想變成好市場,就得在功能品質基礎上,對產品、價格、渠道、內容、互動等五個要素進行有效組合,讓顧客感知到精準定位,在傳播時要把握適當的度,最為核心的傳播原則是:在顧客價值和顧客滿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事實上,越是訴求高端的產品,越要經營彼此的關系,越要關注消費者文化與價值屬性,著力點要放在產品附加值與消費者生活觀念的互動、了解趨勢以及強化產品時尚品位的體驗上,即便體驗營銷也要做成定制或限量版。
這是因為,在熱火朝天的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運營的基本原則發生了變化:
1、商業的重心正在從“物”轉移到“人”,
2、商業的驅動力正在從“流量”轉換為“關系”,
3、商業的衡量標準正在從“價值”轉換為“價值觀”。
有道是,拿著舊地圖,是找不到新出路的。從消費者心理角度來看,決定人們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不僅僅是看他們手中擁有多少錢,更重要的是他們頭腦中的消費(價值)觀念、自我體驗、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企業的未來只有兩條出路:要么出色!要么出局!在一個有溫度有情感的時代,企業要想活得好,關鍵就要活法好?,F在的消費者購買商品基本上是從原來的功能性消費--品牌消費--體驗www.digitalgossips.com式消費--參與式消費這樣一條價值鏈展開的,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注重感官體驗、交互體驗、瀏覽體驗、情感體驗、信任體驗。其中,作為最重要營銷方式的體驗營銷具有如下三個特征:
1、需要消費者的主動參與
消費者的主動參與是體驗營銷區別于商品營銷和服務營銷的一個顯著特征。離開了消費者的主動參與,體驗是難以產生的,而且消費者參與程度的高低也直接接影響體驗的產出。譬如采摘體驗中,積極的采摘者總是會獲取較豐富的體驗,而一個心不在焉的參與者往往體驗較少。
2、以消費者體驗需求為中心
在現代社會,人們已不滿足于單純地購買產品,而更著重于購買產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滿足。因此,企業在提高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時,更應該該開展各種溝通活動,增強顧客的體驗需求,從而使顧客物質上和精神上得到雙重滿足。體驗營銷要求企業切實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提供可以滿足不同體驗訴求的產品和服務。
3、強調消費者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體
傳統營銷把消費者看成理智購買決策者,把消費者的決策看成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非常理性地分析、評價,最后決定購買;而體驗營銷則認為消費者在決策過程中同時受到感情和理性的支配,消費者因理智和因情感而作出購買決定的幾率是一樣的。
曾有不少人問我,于老師,為什么有些國外奢侈品牌能成就百年經典而不衰?而且它們在歲月長河愈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愈是演繹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感,就好像在述說著生命的起承轉合,無論是在滄桑還是痛苦中用心靈和情感體驗著人生的酸甜苦辣。即便是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它們熠熠閃光的品牌也未曾黯然失色過。
是啊,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它們高貴、典雅的氣質,時至今日仍受到世界各地粉絲們的追捧呢?
在我看來,作為世界上頂級的奢侈品牌,它們除了產品的形象具有精神上的靈魂啟迪和社會感召作用,還往往具備了下列幾大特征,比如有文化、有故事、有情感,具體來說就是文化底蘊濃郁深厚,情感深入人心,但除此之外,圍繞它們的品牌理念和多元價值屬性往往還具備了一段傳奇故事,要么是主人公創業經歷的跌宕起伏、要么是華麗家族的悲歡離合。
總之,就是奢侈品從創始開始就結合當時的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展示其品牌拓展過程,這期間的恩恩怨怨、起起伏伏完全可以書寫一部家族的奮斗史、創業史。
如今,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從模仿型排浪式向多檔次、個性化、多樣化發展。這反映了中國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之后消費的次第升級,也預示著社會階層分化已導致消費市場細化,使其對供給結構形成了多元訴求。
《2016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研報告》表明,日漸成熟的中國消費者如今正在加速現代化進程。不加選擇、買到什么是什么的消費初級階段已遠去,消費逐步開始向高端產品升級,并且越來越重視均衡、健康和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據國際信用卡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高端服務業的增長是未來的趨勢。
這說明,隨著消費的轉型升級,消費市場已從生存性消費進入到發展性消費。事實上,從生存性消費向發展性消費轉型,在發展型消費中從耐用消費品向服務類消費品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