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走出“路徑依賴”
2020-10-09 全球品牌網  梁勝威

最近,我在網上看了一場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說的是一群囚犯剛進監獄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種沖動想法,企圖越獄出去。但后來在監獄呆久了,反而離不開監獄了,很多人甚至因為離開監獄后,無法適應外面世界,不知道何去何從,最后被迫走上一條自縊之路。電影反映了一個社會問題:“路徑依賴”這里的“路徑依賴”是監獄生活。

其實,個人也好,企業也罷,都很容易走進“路徑依賴”的窠臼。這是因為人具有一種依賴慣性,特別是一些比較成功的人和組織,他們總認為過去的成功模式對今天或者今后都一樣有效,于是,他們不想改變過去的模式,也不輕易改變過去的習慣,更難改變特有的思維觀念,這就是所有成功后的慣性行為,我稱之為“成功依賴”但更多人叫它為“路徑依賴”“成功依賴”也好“路徑依賴”也罷,都是依賴。

那么,什么是“路徑依賴”?

百度百科關于“路徑依賴”的解釋是:路徑依賴,又稱為路徑依賴性,它的特定含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技術演進或制度變遷均有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即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路徑還是“壞”的路徑),都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道格拉斯·諾斯是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由于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他于1993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事實告訴我們,人們一旦做了某種選擇,就好比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并讓你輕易走不出去。事物一旦進入這種路徑就會產生依賴慣性,這種慣性會讓你欲罷不能。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的習慣和路徑。個人如此,企業也如此。走進“路徑依賴”的企業往往很難突破自己,很難從成功依賴中走出來。

是不是無法走出來?不是的,只要我們清楚這條“路徑”已經不適合現在www.digitalgossips.com的企業發展,只要我們決心要走出舊的“路徑”,新的“路徑”還是有的。就譬如國家經濟政策從“六穩”轉為“六?!睆摹叭{馬車”走向“雙循環”一樣。

那么,企業該如何走出“路徑依賴”?

首先,企業要敢于面對現實,處理好眼前問題。以現時的出口企業為例。2020年,全球經濟發展受到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經濟下滑已經成為各國企業的重大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對外貿易和其他外向型經濟領域,成為影響最大的重災區。受國際影響,我國外貿企業面臨國際市場需求萎縮、供應鏈中斷等困難。

就目前現狀,出口企業起碼會面臨以下問題:

1、出口市場需求急劇收縮,出口訂單迅速減少;

2、由于境外企業生產和經濟活動停滯,材料供應鏈中斷,無法滿足國內生產銷售需要;

3、已開工生產的訂單被緊急取消,出口企業將面臨承受巨大壓力;

4、境外客戶違約和破產風險上升,國內企業將可能為此蒙受經濟損失;

5、企業的資金周轉困難,財務風險加大;

6、熟練員工離開。

從目前形勢來看,出口企業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面對疫情,面對中美貿易割裂,面對出口困境,中國出口企業應當怎么做?筆者與部分出口廠家溝通后,認為以下幾點是值得參考的:

1、及時整理訂單合同,了解每個訂單的進展情況;

2、重新審查合同,確定不可抗力條款描述的情況,以及當前情況是否符合條件。部分不可抗力條款對于告知義務有時間限制,因此應及時通知買方;

3、積極聯系生產廠家、原材料/配件供應商,如果出現供應風險,需要盡快更換供應商或者尋找備選方案;

4、積極與海外買方溝通,主動告知情況,理性協商解決問題,爭取通過書面形式(郵件、補充協議、重簽合同等)與客戶達成一致;

5、密切關注物流情況,以便及時變更物流方式與調貨地點。對于國際航班航線變動的影響、物流發貨高峰等問題,建議出口企業及時與貨代溝通,預留出充足的裝柜、裝箱和裝船期,確保不會錯過交貨時間點;

6、可向中國貿促會申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注意:本次疫情已經可以列入不可抗力情況,“不可抗力”是一項免責條款。)“不可抗力”是指買賣合同簽訂后,不是由于合同當事人的過失或疏忽,而是由于發生了合同當事人無法預見、無法預防、無法避免和無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發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責任或者推遲履行合同。根據國際貿易慣例,中國貿促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的事實性證明,該證明可用以減免違約責任,盡可能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普遍認可。

其次,企業要及時調整方向,不可猶豫,不要留有遺憾,最好還是未雨綢繆、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勿要臨渴而掘井。今年,按照國家“雙循環”的政策,企業應該對應做好內需市場。中國有14億人口,中國是消費大國,企業做好內需市場是不可或缺的。19年我在一家建材企業做營銷顧問的時候,曾經與該公司負責人認真探討過未來建材企業的營銷重點放在哪里的問題?我建議不要把工程市場和出口市場作為重點市場,我的思考是基于工程項目押款額大、回收賬期太長,而且未來房地產市場飽和后會逐年萎縮;出口訂單市場的銷售數量不保證,這就是我思考未來營銷重點放在哪里的始點邏輯。從而提出重點要把經銷商的門店渠道、設計渠道、社區渠道作為重要戰場。我的理由是:這樣做既可以幫助經銷商打造樣板市場,又可以擴大廠家品牌知名度,同時,還能形成獨特的開拓市場模式,便于復制。并建議從區域市場發力開始,把東北的遼寧沈陽作為試點,實行每個區域幫扶形式進行,我親自輔導第一個試點市場——沈陽市場,打造樣板市場模式,以點帶面,全國覆蓋。遺憾的是此建議并未能得到批準實施。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估計這家企業自己應該被迫重新重視起國內市場,可惜的是已經晚了一步!

再次,要走出“路徑依賴”應從老板開始就要下定決心,廢除舊有的習慣思維和傳統觀念。企業老板往往更多時候會被身邊人所左右他的思維和決心,而身邊人大部分不愿意改變習慣和觀念。我上面這個例子,方案為什么沒有得到實施?其實最重要原因就是他身邊人左右了老板的思維,一是因為身邊人站在自身角度和利益出發,不想改變原有模式、原有習慣,二是身邊人認為這樣做會動用他們的人力、物力,增加他們的工作量。而幾乎所有小企業老板都有受身邊人左右的習慣,下不了決心,于是,凡是要改變模式的方案都難以實施。說白了,沒有誰愿意轉型,也沒有誰愿意被別人轉變。但君可知否?沒有模式的改變就沒有業績的改變,一切業績的改變都依賴于以操作模式的改變為基礎,而操作模式的改變又必須有思維觀念改變作為前提條件。所以,要走出“依賴路徑”就必須下定決心改變習慣、改變動作、改變模式。

最后,要走出“路徑依賴”還須敢于付出一定的代價。我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關鍵是這種代價是否值得。千萬不要是又想馬兒好又想馬兒不吃草,這是不現實的。當然,這要你怎么看待走出“路徑依賴”所付出的代價了,有的人把它看作是投資,有的人把它看作是浪費,有的人把它看作是創新投入,有的人把它看作是必走旅程所必需,還有的人把它看作是轉型費用。走出“路徑依賴”實質是企業轉型,轉型需要付出代價,但不轉型付出代價更大;轉型是痛苦的,不轉型可能是永久的苦痛!


梁勝威歡迎與globrand(全球品牌網)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十二年營銷管理,十一年企業咨詢服務;曾任廣東中順潔柔集團營銷總監,廣東匯海隆集團助理總經理;在各類管理、營銷雜志和網站發表管理和營銷文章200多篇,著作有《打造準上市公司管理模式》一書;營銷專家、管理專家,多家公司的營銷和管理顧問。目前專業從事營銷及管理研究和寫作。如果你想探討管理和營銷升級問題請加微信:13702359812<br>聯系郵箱:lsw812@163.com(與我聯系時,請說明您是在“全球品牌網”看到這篇文章的。) 進入梁勝威專欄
加入全球品牌網項目庫
·擁有獨立商鋪,免費發布項目!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啪,大胆西西人体午夜a一级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