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是現代企業經營哲學
如今經營企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很多,其實這也是經營企業很正常的事情。經營企業好比好日子,沒有那么一帆風順。尤其,在整個經濟形勢趨于多變的情況下尤為突出。企業家大風大浪中搏擊已經是見多識廣,歷練出堅強意志力和戰斗力。不屈不撓搏擊萬里鴻鵠之志,相信未來一切美好。無論是自負自信還是消極悲觀,其實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貌似好與壞、成與敗,也可以理解成陰和陽。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好比人大喜之后可能要傷心,大怒之后要傷肝。通常常人的做法有錢了要么懈怠,沒錢的時候消極悲觀厭世。兩個極端都不好,要么一錯再錯要么一蹶不振。大家都知道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說法,也有的老師說一年之計在于冬。究竟在于春還是在于冬,其實一年之計在于冬。冬天是收藏的季節,冬天是夯實基礎打地基的時候是做功課的最佳時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樂觀要有章法而不盲目。多數人在遇到問題時候總是糾結在事上,在某件事上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好比頭痛時治療的就是頭,腳痛時治療的就是腳。沒有去進一步研究問題的根源出在哪里?例如我們企業缺專業人才,我們就廣發英雄帖。人才來了又留不住,這樣周而復始一年年的總不得要領,用人部門總說缺人。我們而忽視其問題核心,就是用人機制出了問題。不解決機制問題招人和留人都毫無意義,即便來了鳳凰也留不住。又好比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大家都知道學習是一件好事。于是,找專業機構老師傳經送寶到企業??删褪遣唤o力,聽起來激動做起來被動最后又回到原點。我們必須要認識一個關鍵問題,一切外援只能解決表面的簡單的問題。更深層次上的問題在于企業內部。專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企業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問題根源,即便專家能支招也是在事上。一件事解決了還有更多復雜的事,按下葫蘆浮起瓢。如何解決?怎么解決?任何事物的根源就是在心上。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總結的陽明心學,就是我們當代企業家制勝法寶,就是指路明燈,就是經營寶典。心就是理,心對了事也錯不了。多數人都很浮躁沒有耐心更沒有靜心,做事一直在技能技巧上用功。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就是從問題的根源上徹底解決,從心、道、德、事四部曲直達要領。企業為什么面臨這么多問題,是不是除了外在原因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靜心想一想是不是內在系統出了問題。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明心和凈心。有人會問什么是明心?什么是凈心?所謂明心?在《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描述如下:所謂明心,就是要深入持久地明白和體征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人生重大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所謂凈心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在起心動念處凈化心靈。關照念頭是凈化心靈的基礎,反省不好念頭是凈化心靈的關鍵,引導自己產生更好的念頭是凈化心靈的根本。四部曲是濃縮了中華文化精髓,揭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相和秘密。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曾有一位企業家說:“只要心變了,一切都會變;只有心變了,一切才會變”。作為企業管理者企業經營是重頭戲,經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發展。企業管理者對于管理而言各有心得,如今所困擾我們各類問題有很多。但,較為突出的就是如何不斷持續的提升效益及核心競爭力。當今,提到管理無非就是常規性的從事務性上用功。如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能暫且管用。從長遠而看,這一些遠遠不夠。有沒有一種智慧可以不斷提升企業效益創造百年企業。致良知就是企業哲學的指路明燈,圣賢教誨我們從心上用功基業長青可學而至。心、道、德、事是人生及事業的寶典,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的根源。企業經營直接在心上用功必會收獲頗豐,陽明先生在幾百年前已經給我們找到了方式方法。先生告訴我們,心的本體是人的本性,天理是人性的本源,因而把人的本性盡力發揚就是把人性徹底地發揮出來。身之主宰就是心,心發出來的就是意念,意念的本源就是感知,意念存在于事物之上。一個人的起心動念的好壞,決定了他做事做人的標準。一個有德的君子做事和做人必定有原則,對待工作鞠躬盡瘁任勞任怨。按照同氣相吸這位君子能感召幾個志同道合的人,這些人做人做事同他一樣。這幾人一年后就會裂變感召更多的君子,企業里面君子多了,生產質量、營銷業績等等必然得到提升。同理,一個人起心動念是邪惡的骯臟的。時間久了他做人做事肯定出問題,不僅僅是發牢騷也不僅僅是在抱怨。作用和反作用他不僅僅污染了自己而且毒害了如他一樣的一群人,久而久之感召而來的就是致命性的災難。有什么樣的心就有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人,就會做什么樣對等的事。心好做人做事也差不了,心壞品行就壞做人做事也出問題。不斷的明心和凈心體證了有什么性質的行為作用于他人,就會產生什么性質的反作用于自己。行為作用種下了善因或惡因,條件具備時。其反作用必定收獲善果或惡果,害人最終是害自己,好人好自己。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今天的結果都是自己向宇宙下訂單得來的。心決定道,道決定德,德決定事;時時修心才能不斷提升心靈品質擁有好的人品,方能用心做事用心工作。所謂的好人品,就是:善良本分,不圓滑;簡單真誠,不算計;言出必行,不吹噓。遇到弱者,肯幫,寬容大度,肯讓!人品是一個人的底牌,更是一個人的最高學歷。擁有了好人品,就收獲了人心,不管做什么,都有人幫,不管說什么,都有人信。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自然規律。一個企業如能按照圣人教誨從心、道、德、事四部曲做事。聚集無數個正能量的君子、賢人其經營必定能提升數倍,一輩子、一件事、一群人、一條心到永遠。
企業基業長青可學而至
春雨貴如油,農夫因為它滋潤了莊稼而喜愛它。行路的人卻因為春雨使得道路泥濘而厭惡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輪明鏡輝映四方,才子欣喜地對月欣賞,吟詩,盜賊卻討厭它,怕照出了他們丑惡的行徑”這段話描述了不同人對待特種境界的看法和心情,世間萬物沒有什么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如同上述文字一樣,對君子而言坦坦蕩蕩就是好,對于小人而言偷偷摸摸未必是壞。人的根器拙劣不同領悟和認知也不一樣,你對牛彈琴牛聽不懂你要表述的是什么??赡茉谂5难劾锬闶莻€奇葩,你是無知的跳梁小丑。習慣性的慣性思維也是如此境界,一是一丁是丁卯是卯。認識事物的境界和層次不同導致的結果必然各異,如同在不同空間人能看到螞蟻,而螞蟻對人未必了解。企業管理經營也是如此,我們在不斷變化不斷總結又在不斷分析歸納。在原有的圈子里面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熟悉的如同左手摸右手,陌生的竟然看不懂他的本質。我們苦苦追尋想利劍斬魔快速突破瓶頸,卻總不得要領時而糾結時而迷茫。如同邯鄲學步一味的外求最后適得其反,焦慮、憂郁、迷茫、困惑。究竟是為了什么?為了上下求索走出困境,我們不惜一擲千金。為了能找出辦法,我們歷盡千難萬苦到高校尋求答案。無獨有偶,早在1988年,數十位諾貝爾獲獎得主聚集巴黎發表:“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茖W界如此、企業界如此、人類共同面對的也是如此。圣賢的智慧早就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在企業經營方面更是如淋甘露深入要害,我們可以稱之為當代企業經營哲學。陽明先生的心學就是為企業量身打造的制勝寶典,所有的問題都源于心。我們假如能用心去踐行必有所悟必有所獲,商道教會我們的往往是如何取得利益。并沒有教會我們如何利人,商道教會我們的是技能方法而沒有就告訴我們如何基業長期在于心。例如商道講競爭為了達到預期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終兩敗俱傷。其實,當你接觸的人越多越廣,就會發現越是有人格魅力有修養的人尤其踐行傳統文化的高端的人士,他們越是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即便是對待對手也相互尊重,因為他們深信大家好自己才會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企業哲學的源頭在于家,家是企業哲學的核心所在。家是企業哲學源泉之源泉,根本之根本。孝經上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币簿褪钦f一個人不愛他自己的父母,卻愛別人,是和德行的要求相背離的,一個人不敬自己的父母,卻去尊敬別人的人,是和禮的本質相背離的。在傳統文化《大學》中說:“貨悖而如者,亦悖而出”。就是說財富是以不好的方式獲得的,就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道理其實一樣,我們做人首先要安分守己對自己的父母要孝敬,只有這樣才能有敬畏之心在工作中才會敬業愛崗守住本位,即便身居企業要職也不會侵害企業利益??鬃诱f:觀察一個人的善惡,就要從他的動機、行為、品德三方面去評斷。佛說,福報有三種既恩田、悲田、敬田。所有的福都是由田種出來的,父母是恩田,窮人是悲田、師長是敬田。如此,又怎樣行為作用的因,就會產生怎樣行為的果,就會有怎樣的人生和世界。古人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币馑际且磺行腋?,都植根于自己的內心,都是從自己心田里生長出來的。所以當我們善念俱足之時,除去了貪嗔癡之后,我們就沒有什么求不到的了。打造屬于自己企業的哲學,從家入手。不斷明心凈心提升心靈品質挖掘心靈寶藏,是企業基業長青的關鍵點更是核心點。
營造中國企業哲學的家庭文化
沒有人會拒絕你真的對他好,你真心對他好他自然會對你好??蛻羧绱?、員工如此、一切一切都是如此。試想一下,我們能否以員工家庭為單位。在企業管理中營造和諧的家文化,有人說這是務虛。只能說如此見地實屬庸人,家庭和諧是萬物之源萬事之根本。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歷盡千辛萬苦能有你用心和員工家人心與心的鏈接企業就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學習圣賢文化建設最美家庭,家對于任何人來講都是最重要的。愛國愛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好多人家庭并不幸福。家庭不幸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建設幸福家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心靈品質及其格局和境界。一個不愛自己家人的人不可能去愛他人,更不可能真心實意去對待工作。在團隊中必然功利和自私隨處可見,不懂得利人不懂配合更不知道去感恩。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你的家人然后愛他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家人然后關心他人。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自己的家人好然后對他人好。任何事物的根源就是在心上。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總結的陽明心學,就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導師,是當代企業經營制勝法寶,是指路明燈,是經營寶典。心就是理,心對了事也錯不了。多數人都很浮躁沒有耐心更沒有靜心,做事一直在技能技巧上用功。我們學習陽明心學就是從問題的根源上徹底解決,從心、道、德、事四部曲直達要領。為什么面臨這么多問題,是不是除了外在原因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靜心想一想是不是內在系統出了問題。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明心和凈心。重溫一下什么是明心?什么是凈心?所謂明心?所謂明心,就是要深入持久地明白和體征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人生重大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所謂凈心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在起心動念處凈化心靈。關照念頭是凈化心靈的基礎,反省不好念頭是凈化心靈的關鍵,引導自己產生更好的念頭是凈化心靈的根本。四部曲是濃縮了中華文化精髓,揭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真相和秘密。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曾有一位企業家說:“只要心變了,一切都會變;只要心變了,一切才會變”。 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在《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里面列舉了相關事例及其計算公式。圣賢告誡我們要從起心動念時刻要凈化自己的內心,不斷明心凈心提升自己的心靈品質,自己心靈品質足夠的好,才能影響他人利益他人。有時候我們有意無意之間發牢騷愛抱怨這些不經意的舉動是多么的可怕,往往是自我麻木而導致的結果。愛抱怨的人沒有智慧,愛抱怨的人沒有文化。抱怨和牢騷是一劑毒藥,久而久之就是負能量,久而久之就埋下隱患。久而久之,感召一些類似的人聚到一起,就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從邪知邪見到惡知惡見,最終后果不堪設想,害人害己對事業、對家庭、對單位、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個個無數次的不經意不好念頭日積月累,就造成了心理陰暗的導火索。故,成就一個人就是成就無數人,追隨一項偉大的事業就是利益無數人;教壞一個人就是教壞無數人,攪局一項偉大的事業就是傷害無數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周而復始源源不斷。因果循環,絲毫不爽。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在互聯網上有一個小故事說有三個工人在砌一面墻。有一個好管閑事的人過來問:“你們在干什么?” 第一個工人愛理不理地說:“沒看見嗎?我在砌墻?!?第二個工人抬頭看了一眼好管閑事的人,說:“我們在蓋一幢樓房?!?第三個工人真誠而又自信地說:“我們在建一座城市?!?十年后,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墻;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裁,是前兩個人的老板。 態度決定高度,僅僅十年的時間,三個人的命運就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是態度!我們是不是在日常工作中如第一個人一樣,稍好之第二人再好之第三個人稀www.digitalgossips.com有。學習圣賢文化首先糾正的是自己的心態,如同照鏡子你對他笑,鏡子里的對方也對你笑,你對他怒目而視,他自然對你充滿敵意。心態不好的人做事最容易偏激,不能端正態度。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習性。自己不想改變卻想要別人改變,總想改變對方卻不愿意看清自己這就是人的心態。在工作中生活中有意無意中類似這種心態比比皆是,例如看到某些稍有不協調事情總喜歡指責和抱怨,對于自身的缺點錯誤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于別人的小錯死盯不放。這就是執行雙重標準的心態。好比有些人抱怨說上學無用,剛剛畢業知識已經滯后還面臨失業。事實告訴我們,“人都是學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每個人都是通過學習才知道,并不是一生下來就知道。人若總盯著不好的看,就是偏知偏見,邪知邪見甚至是惡知惡見。其實自己就是典型的陰暗心里。改變別人難,改變自己難上加難。認識別人難,認清自己更難。有怎樣的心,就呈現怎樣的道,就擁有怎樣的德,就成就怎樣的事。只有不斷的建設自己心靈品質開發心靈寶藏主宰行為作用,才可以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