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眾多互聯網企業為了奪取移動終端用戶入口,紛紛與各大手機硬件廠商合作進行移動互聯網布局。其中小米、盛大屬于自產自銷型,其它諸如360、百度、阿里巴巴等皆是與廠家合作的關系。據IHS iSuppli市場調研公司今年8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機市場份額排名中,互聯網手機品牌總體份額不超過8.1%。小米等被媒體熱捧的互聯網手機品牌無一上榜,未能進入到前15名,而是被遺憾地列入了“Others”的名單。
在承受著強勢營銷的背后,帶來的卻是如此孱弱的市場份額,不得不讓人驚詫。聯想起之前的360在微博上的瘋狂造勢,叫囂著360特供機的頂尖配置,換來的卻是華為的冷漠拋棄;小米在網絡上的造勢也可謂風生水起,除了被其運用的爐火純青的饑餓營銷之外,夸大的銷售數據量和售后維修服務也讓潛在購買者持觀望態度;由此可見,互聯網營銷可以銷售智能手機,但是能夠銷售多少,能否和擁有豐富的渠道廠商進行業務量媲美,這個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現有所謂的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過分依靠微博論壇和電商,忽略了終端的消費者洞察和互動,更多的只是空中樓閣。”手機渠道商百分之百公司董事長徐國祥昨日在全球移動互聯網與智能終端峰會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互聯網手機廠商基本都還在小眾市場耕耘,并沒有占據主流的手機銷售市場,雖然模式很創新,但是在渠道上沒有發力,銷售還不接地氣。
據數據統計,一年多以來,以“互聯網思維”運營的手機廠商不下100家。但其通過微博、電商等平臺進行業務銷售創新模式并沒有讓這些廠家的銷售業務有所突破。甚至被業內相關人士戲稱為此種模式為“雷聲大、雨點小”。脫離了線下渠道的支撐,儼然一個空中樓閣,只能淺嘗輒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針對于這種情況,百分之百董事長徐國祥,則更是直指“終端落地”的問題,在他看來,“目前國內的互聯網手機企業,基本都還在小眾市場耕耘,并沒有占據主流的手機銷售市場?;ヂ摼W手機雖然模式很創新,但是在渠道上沒有發力,也就是說他們的銷售還不接地氣。”
當然,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確為廣大企業帶來了銷售模式質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還無法從營銷的怪圈里面沉淀下來。目前,百分之百順應互聯網發展潮流、根據自身經驗摸索出的“直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類似弊端。借助現代物流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手段,幫助終端制造商與零售商建立高效的、前店后廠式的直接交易關系,徹底消除中間流通環節,最終實現分銷渠道的電子化及扁平化。
數據顯示,在2010年,百分之百就開始幫助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在廣東拓展社會渠道,一年之內便將廣東電信的線下零售門店,成功拓展了3000多家。在此期間,借助運營商的線下隊伍,百分之百迅速拓展到國內三到六級市場。到2012年底,百分之百的直供平臺將覆蓋全國5萬個線下門店,到2013年計劃達到10萬家。根據百分之百官方透漏未來希望通過直供模式,幫助產業鏈上下游的運營商、手機廠商和零售門店,搭建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創新渠道服務平臺。
“單一的手機廠商,去搭建一個電子商務平臺,銷售單一的手機產品,這是不現實也不經濟的。而線下的零售店,也不希望一家一家單獨到手機廠商的平臺上去訂貨,而是希望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能訂購到不同品牌不同廠商的手機產品,簡化自己的采購流程。”未來的互聯網手機2.0模式是否來臨?這個相信對于各大已經提前準備的商家來說已經是一片紅海!至于百分之百公司“直供模式”的創新,筆者相信其會強勁的催動互聯網手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