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曾是一個火的一塌糊涂的詞,隨著新零售這一概念的異軍突起,O2O仿佛前塵舊事。如果說O2O是線下與線上的體驗、互動、支付、傳播等,那新零售不也是這些東西嗎?所以,新零售與O2O區別在哪里呢?
其實,就本質而言,恕筆者大言不慚,兩者并無區別,新零售這一概念,無非是馬大仙為了爭奪話題權而發明的新詞而己。新零售無非是披著外衣的O2O而己。如果一定說要有區別,我認為新零售是O2O的升級版,是移到互聯時代,技術與應用連接線上與線下變得更有效率而己。
三種模式的通俗定義:
- O2O:線下與線上的體驗、互動、支付、傳播等
- F2C: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省去中間流通環節。移動互聯時代,去中介化是大勢所趨。
- 會員制:一次性消費,就可終身享受會員折扣,并有機會參與市場利潤分配。不同層級的會員,個性定制不同的服務。
三種模式的發展現狀:
1)O2O:這個模式火了幾年,興起敗落如曇花一現。O2O項目在2016年迎來了倒閉潮,至今無人敢提起,創業的、融資的,誰提O2O,誰死得更快。但O2O并沒走遠,他換了一個新銳的外衣,叫“新零售”。(很多新零售專家未必同意新零售是O2O的升級版,他們可以找出一大堆“眼花繚亂”的理由,愚意以為,“名相之爭”已經沒有大意義,關鍵還是看內容。)
2)F2C:一種顛覆傳統商品供應鏈格局的新模式。
傳統的商品流通路徑,由于中間環節太多層層加價,產品到達消費者手里往往價格居高不下。而F2C模式就是產品從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可以用出廠價格買到商品。所以,F2C為消費者提供了能夠購買最具性價比產品的新模式,為消費者帶來了價值最大化!
問題來了,為什么以前不提F2C,不可以有進行大規模的F2C呢?
其實說來也簡單,這一切都是拜移動互聯所賜。移到互聯時代的技術及應用,使得信息越來越透明,物流效率越來越高,資金流越來越方便快捷,這三者,是去中介化的關鍵。
我認為,未來渠道的演化趨勢是,中間壓縮,橫向細分。
所謂中間壓縮,可以理解為渠道層級越來越短,但中國的多數傳統企業,不可能沒有渠道。因為,區域市場的推廣、服務、銷售、配送、資金風險,都還是颥要中介商承擔的。特別是一些個性定制行業,如家居建材、保健養生行業,更是離不開渠道。這個時候,渠道有另外一個更貼切的名字叫“服務商”。
所謂橫向細分,是指橫向的渠道接觸點,會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分化出N多細分渠道,比如天網(大眾電商、垂直電商、自建電商)、地網與人網。
所以去中介化,不是無中介,而是轉換中間商的角色與定位。
3)會員制:這是一種經典的消費型創業模式。借助移動互聯時代的關鍵技術,生命力更是不可小覷。甚至在某些行業,比如美容美發、健身、家居建材,會員制是營銷的主流模式。為什么在移動互聯時代會員制將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呢?關鍵還是移動互聯的技術運用,可以快速的計算,提升了分析與判斷的效率。使得會員與產品方更能即時性的互動。
那么, “O2O+F2C+會員制”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全新模式有啥好處呢?
畢竟沒有好處的事情,誰愿意干?
什么叫好處?簡而言之,所有的商業模式,歸根結底,無非是打造三個層面的競爭力:幫人掙錢、幫人省錢、幫人省心。
我們來來看看,對于消費者、廠家到底有哪些好處與優勢呢?
1)消費者能得到什么好處?
- 去中介化,所以消費者能夠以出廠價格買到好產品,可以終身享受物美價廉的產品;
- 只是換個地方消費(電子商城)就可以比之前更省錢,把中間代理的層層流通成本和利潤讓利給消費者,消費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利潤的分配,消費者聯合起來也可以成為資本家。甚至消費者本身即是渠道。
- 消費者不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 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得到健康生活用品:如果工作生活比較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逛超市、去美容院美容,去養生館*,那么只要在家也可以全部做到。
2)對于廠家有什么好處呢?
- 消費者忠誠度高:因為產品品質好又能省錢,消費者會主動自愿去消費。
- 由于采用的是會員制,通過口碑相傳,傳播速度快。正如微信一樣,發信息、語音都是免費的,所以,僅僅1-2年時間就快速爆增。
- 銷量大:由于采用市場幾何倍增學的原理,會員參與到利潤分配,會員自身會積極主動、有效www.digitalgossips.com地去口碑相傳,對于廠家來說,會不斷地增加消費者,提升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