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個商務談判的案例。
A:李經理,我的這個電路板的價格不能再降了,已經沒有毛利了,確實沒有辦法了。
B:其實根據幾家的價格對比,你提供的這個價格與我方以前采購的價格差不多,公司應該可以接受,我去問問我的頂頭上司主管C。
A:好的,麻煩你了。
過了一會,采購B從主管辦公室走出來,但是臉色明顯難看,一臉的不悅。
B:王經理,您好,剛剛我領導主管C對我一頓臭罵,說是怎么不理解公司高層的意圖。本月2號公司高層開了一次經營分析會,對成本特別關注,要求降低成本30%。
A:降低30%?
B:對,這個是硬指標,主管告訴我考慮到你是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所以要求貴公司降低20%,您看一下,貴公司是否可以接受?
A:好吧,如果這樣的話,我回去向領導匯報一下。
在談判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剛剛已經敲定的事情,往往第三者一出現,就會出現變化。如果沒有學習過談判,對這種情況是沒有感覺的,不了解對方到底是使用了什么談判技巧。但如果懂得談判知識,就會了解到其中的奧妙:談判中黑白臉技巧。這個是企業商務談判中經常用到見到的一種技巧。
其實,在談判中,經常會使用到“黑白臉”技巧,比如在賣場里面,購買家用電器的時候,當談論到價格需要降低或者額外需要贈品時,實在僵持不下的時候,導購會說:這樣吧,看您也是誠心想買這臺空調,我現在打電話請示一下我的主管吧,看看能否降價給您。接著,導購就開始打電話,打完電話,然后微笑地告訴你:主管同意,或者無奈的告訴你:實在沒有辦法了,領導不同意了,如果再降價,將會處罰我。
其實在使用“黑白臉”技巧的時候,有一些關鍵點需要注意:
1、誰來扮演黑臉?誰來扮演白臉?
A:供應商,B:采購
B:老王,這批紙箱必須下個禮拜三到位。
A:李經理,您是這個禮拜三才告訴我的啊,按照計劃排產,估計要20天左右才能交貨,這么快要貨的話,需要工人加班加點,增加了我方的成本。
B想了一下,說:這樣吧,這批貨特事特辦,每個紙箱加1元,但是你們務必下個禮拜三送到我公司倉庫里面。
A無奈地笑了笑,說:我也不敢保證啊,現在工人都是求生活,不求生存的,讓他們加班也未必樂意。這樣吧,我回去以后請示一下宋總,看看他的意思。
第二天早上十點鐘,A打電話給B。
“李經理,我向宋總請示了一下,宋總考慮了一天,說考慮到公司是我公司長期客戶,宋總同意了,但希望你那邊按照加一元進行購買?!?/p>
這個案例里面,A是黑臉,宋總是白臉,這也是較為常見的情況,下屬是黑臉,領導是白臉,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往往“恩出于上”。也會有例外,當作為采購方時,領導經常又會是黑臉,把下屬痛罵痛批,目的是做給供應商看的,讓供應商“知難而退”,為自己爭取更多有利的條件。
2、“黑臉”后如何收尾?
有人扮演黑臉威脅,甩門而去,也一定要有人扮演白臉出來收場,進行和局,要不然這場談判很容易破掉。黑臉出來破局后要怎么善后呢?要善后就要看當初破局是怎么破的。大約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也是一般人常碰到的,破局后可以加以忽略,來個相應不理。雖然談破了,下次繼續談,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今天破局了,拍桌子、怒吼,但是我下次還是約你再談,一點都不把這事放在心上。這就牽涉到談判的人必須有高EQ,雖然對方破局了,就當作是玩給你看的或者破給第三者看。而你卻不能認為談判真的談不下去了,還是要能繼續談,將它忽略不計。
第二,破局之后找人扮演白臉。上述的情況便是由“白臉”出來收拾殘局。如果還想繼續談判,沒有白臉是萬萬不行的。比如我是賣方,談了之后破了局,我不賣了,第二天,派一個白臉去,要對方別放在心上,昨天來談判的那個人回去匯報之后,已經被罵了等等。買方破局也可以派人扮演白臉。在這里還要注意策略的運用,是過了多久白臉才去?是馬上去,還是過了一會兒才去?這些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但是,如果破局之后,對方沒有找人扮演白臉來收拾殘局,該怎么辦?你就必須決定要不要繼續談判下去。如果要繼續談判,可以自己出發,重新預約,也可以讓第三者傳話,但是這個時候誰走出第一步,誰往往需要作出讓步。如果決定不繼續了,那只好也走人,這下談判就真的是一破到底了。
談判中“黑白臉”技巧的原理:“黑臉”是壓力,是痛苦,是緊張,是威脅;“白臉”是快樂,是希望,是緩和。在商務談判中,一會兒給對方痛苦,一會給對方快樂,讓談判對手的思緒上下浮動,借此打亂對方部署,對方就會難以揣測我方的真實意圖,從而不得不退讓?!昂诎啄槨奔记芍杏幸粋€心理學原理,就是人的思緒在上下波動的時候理智會降低,在“忽冷忽熱”的環境中,往往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當談判對手使用黑白臉策略時要識破它,不要被白臉迷惑,也不要被黑臉嚇倒。當在使用這個策略www.digitalgossips.com的時候要有章法,不能失去控制。而且在性格方面要吻合,不能讓柔弱的人去演黑臉,也不能讓暴躁的人演白臉。
